及時防治花生棉鈴蟲
花生棉鈴蟲
花生棉鈴蟲卵
花生棉鈴蟲危害狀
棉鈴蟲形態(tài)特征:
成蟲:體長4~18毫米,翅展30~38毫米,灰褐色。前翅具褐色環(huán)紋及腎形紋,腎縊前方的前緣脈上有二褐紋,腎紋外側為褐色寬橫帶,端區(qū)各脈間有黑點,后翅黃白色或淡褐色,端區(qū)褐色或黑色。
幼蟲:老熟幼蟲體長30~42毫米,體色變化很大,由淡綠、淡紅至黑褐色,頭部黃褐色,背線、亞背線和氣門上線呈深色縱線,氣門白色,腹足趾鉤為雙序中帶。兩根前胸側毛邊線與前胸氣門下端相切或相交。體表布滿小刺,其底部較大。
卵:卵約0.5毫米,半球形,乳白色,具縱橫網(wǎng)格。
發(fā)生時期:
山東地塊一年發(fā)生四到五代,主要危害發(fā)生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,棉鈴蟲單粒產卵,多產在花生葉片正面。在這個階段危害花生的還有甜菜夜蛾、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。
防治方法:
在棉鈴蟲卵孵化盛期施藥效果最好。建議使用杜邦普尊1000倍液或杜邦康寬3000倍液或杜邦奧得騰6000倍液全株均勻噴霧。